书法,一定要写得和字帖一模一样才算好吗?(练字要跟字帖一模一样吗)

源具网

书法,一定要写得和字帖一模一样才算好吗?(练字要跟字帖一模一样吗?)

一、书法,一定要写得和字帖一模一样才算好吗?

小孩初入门,临募所学大师的字帖,是学习和汲收大师的精、气、神的一个重要途径。等同围棋爱好者入门学习各类定式一样重要。而许多入门者在了解和临募了大师门的笔法、格调后,开始了主攻方向"某体"和兼收并蓄,待根基牢固后,根据自身理解力和创造力,自树一帜,自成一军,往往会异军突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书法要想达到顶天立地赶超古今特级大师,却不是易事,古代"颜体(真卿)"等都是难于逾越的高度,至今真迹犹价值连城。但许多人通过自学成才、进入书法家协会的大有人在,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工具。

书法,一定要写得和字帖一模一样才算好吗?这可不一定,要看你在书法学习的哪个阶段。但书法的最终目标反而不是要和原帖一模一样,如果你写了一辈子书法,最后写得只能和原帖一样,那你是失败的。学书法的初级阶段,尽量要写的跟字帖一样学习书法临帖是必经之路,在初期的这个临帖过程,一定要尽量和原帖保持一致。本人临摹的启功先生的《论书绝句》最多也就六分像初期临帖的目的是通过临摹字帖来学习古人的写字技巧,这其中包括了用笔和结字两个方面的知识。你用笔准确了才能写的和原帖点画一致,你点画的位置准确了才能把字的结构跟原帖一致。如果你不能写的和原帖一致,那就失去了临摹的意义,那还学什么啊?这个阶段是入帖的阶段,在入帖的阶段就是要尽量写的一模一样。学书法的中级阶段要出帖,取我所用我们拿著名的书法家启功先生学习书法临帖的经历来说明这个问题,启功先生初期学习的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唐代写经小楷,这在他早期的一些遗稿中能看到。后来启功先生学习赵孟頫和董其昌的书法,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用笔有点软弱,于是又学习欧阳询的书法,得其方峻。后来又学习柳公权的书法求其骨力和结体的遒媚。启功先生临摹的《玄秘塔》因此我们看到后来启功先生的临帖,特别是临摹的柳公权的《玄秘塔》,都是自己的风格,但是又有柳公权的味道,这个时候的临帖可能只有三分、四分像。因为,他只是取我所需。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临帖,在临帖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然后就像是创作雕塑一样,不断地精心打磨,缺什么补什么。学习书法的高级阶段,以我之笔写古人之意到了学习书法的最后阶段,很多大书法家都还在临摹古人名家经典。这个时候的学习,是在用自己的书法风格来模拟古人的意境,把自己放在古人所处的环境,来感受古人在书法创作时的心境,但是书写的时候却是用自己的笔法。八大山人的《兰亭序》这个阶段的临摹其实已经属于创作性临摹了,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名家有很多这样的作品问世,最典型的就说八大山人临摹的《兰亭序》,如果不是看内容,估计你很难想象到这是《兰亭序》。因此,学书法的初级阶段是要和字帖一模一样,而终极目标则是要写出自己的风格,这个时候如果还不能脱离古人的窠臼,那就只能被称作“书奴”了。

对于一个初学书法的人来说,临帖是必须的,不可不临,也不能时冷时热,或半途而废。学书法临帖是最好的途径,帖是样本,最好的老师。从我个人学书法的体会看,临帖写字有无穷乐趣。我从小学到中学阶段,一直都在临帖,文革时期,班上四五十个同学就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临帖练习书法,为我今天从事书法打下了初步基础。进入社会,我也从未间断。回首学书的路程,感觉是在不断的有起色进步,以至有质的递增。楷书,行书,隶书,魏碑都临习过,特别是草书临习的多。我觉得,这些练习过程让我尝够了甜头,临帖多多益善。这里面,在临的过程中,一定要动脑经思考,悟,研究字形结构,间架,笔法笔划过程顺序,力度,总体感觉,比较,找出不足,总结,反复练习。这样,我们觉得自已写的字不断进步,有一种成就感,更会激发一股热情,继续走下去。临帖练习要活练,练一段时期觉得自已还可以,就脱帖默练,再进行比较,当发现问题时,再去有针对性临练,逐步完善,逐渐靠近。临帖,有临楷和临草。练临草书,绝对要有楷书的基础,否则,柔弱无力,练一段草书之后,再回过头临楷书。临习楷书有了草书的功底,字就凭添活的色彩。临帖也容易出现僵化,造成出不了帖,这就是所说的临帖越像越僵化的说法。这种情况往往是长期临一种楷书造成的。这种情况很少,原因是能长期坚持练书的人很少见。既然长期临书的人就不止临一种帖。时下能坚持临帖的人难得,坚持临楷书的人难得,能够与帖接近的人更难得。我们要老老实实临帖,越接近越好,不要为不临帖找借口。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几十年如一日,活到老学到老。因为要积蓄功力,还要学字外功。学习多方面知识,文化积累,厚积薄发。更要注重自已的品德修练培养,静心静性,悟道养生,强健体魄,加强内功。

刚开始临帖的时候当然是越像越好,等可以自己创作的时候加入自己的一些体会进去当然也是必须可以的,最终目的是要有自己的风格。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感谢邀请!当然是,一门精进,越像越好,而后博采众家,兼收并蓄,最后你的风格就是你的学养修为审美的集中体现,风格是自然形成,是随缘趣成,但临像相对容易,走出来需要磨砺修炼……附拙作

世上没有人能写出一摸一样的书法,就是一个字写两遍也会有不同。如果你真能和字帖写得一摸一样,那肯定是好书法,前提是这个字帖必须是好的字帖。换句话就是说,如果抛开字帖真的能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写的十分相似,那肯定是空前绝后,一定会成为当代最伟大的书法家。当然四大楷书名家也不例外。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还有什么书法写不好呢?当然,如果你去临一些当代的所谓书法家的作品,我想你也成不了大气候,因为当代的书法家都是:剑走偏锋!很容易把你带偏的。所以临帖一定要临古人的贴,当然如果你特别喜欢毛泽东的书法,也是可以去下一番功夫的。因为我们临的不是他的字,而是他的“神”。

书法,一定要写得和字帖一模一样才算好吗?

二、练字要跟字帖一模一样吗?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区分来对待。初学书法,如果是在临帖阶段,大家应该要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尽量将自己临写的字,和原帖上一样大小。而且,尽量与原帖写得一模一样,最好能以假乱真。这样的好处是,你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了本帖的东西。学任何东西都是如此,尽量照抄照搬,这是我们中国人学习文化知识的一种途径。我们的文化最讲究摹仿。假如你连摹仿都不会,何谈继承与发扬?但是,当你学习书法,达到了一定的时间后。一般情况下,临一本帖也要五、六年的时间学习。然后,用你学到的字,再加以运用。换句话说,就是试着用原帖上的字来书写几幅作品。这叫恐固所学到的东西,因为学以致用这才是最终目的。当然,在书写时,可以适当加一点点自己的东西,但不能加得太多。最后,由似到不似,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果不和帖上的字拉开一定的距离,老是写某一人或某一帖的字,你就是书奴。照这样下去的话,书法则亡矣!

初学者一定要临得象,是因为初学书法,对于书法认知的能力有限,这时的临习,一定是越像越好!只有临摹象了,你才能有时间,有能力深入理解关于,笔法,结构,审美等诸多方面的事情。其实,我很不理解现代社会的一些书法人,字帖临得大致有个意思了,还没有体会到书法家的书法理念,就自以为了不得,急急地去出帖,去创新,当别人质问其帖都没临象时,自圆其说,意临! 意临是建立在书法功力已经成熟,已经达到可以体会书法家的每一笔划的用意,每一结构的意图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意与神的临摹,这种临摹一方面在体会书法家的形,神,韵及章法,另一方面是在体会,如果我这样是否也能达到,或是超过书者的意境。不要妄谈意临,意临真的需要实力,而且不是一般的实力,是达到过接近书法家的实力,是刻意体会多数书法家笔法,结构真实用途的实力。你认为自己到达了亦或是超过了,你就去谈意临!

孙过庭《书谱》“五合五乖”论强调:书法好不好跟天气、环境、心情、纸墨都有关系。人工“复制”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因此,个人认为:书法应该是不离法度的自我表达。

谢邀答:书法开始时临帖写,当你掌握了字的间架结构以后和运笔方法(也就是熟练以后),可以撇开字帖,根据你自己的喜好,如行书、草书、楷书发挥自己的潜能。写字不要拘泥一格,要发挥自己的长处。

临帖的标准要求是分阶段的,因临习者基础能力的不同,应当区别对待。初学就是按照原帖一步一动来,力求效果复制,临得越像越好。中级水平(已具备较好临帖基础)可以对临,也可以意临,重在消化吸收原帖的笔法结字技巧,击筋打节,不求必像。而高级水平的临帖,则重在读悟领会,借鉴参考,以意临为手段,但仍以书写者的个性为主。再啰嗦两点。(1)临帖是书法学习最科学的方法路径。临帖是技术活、苦差使,很辛苦也很枯燥。不少书法爱好者习书之初,都会疑惑于学书法是不是必须要临帖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有人以悟性高为由,真把自己想象为天纵英才,不愿认真系统的临帖。我要说的是,即便悟性再高,这个悟性到底是悟什么,不还是名家名帖名作吗?离开了法帖,书法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临帖是书法学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手段。技法技巧都藏在帖中,不临不学,靠自己悟,不仅事倍功半效率低下,还可能会管中窺豹、剑走偏锋。就好比学游泳,在教练指导范规下训练,你很快就能学会蛙泳自由泳,而靠自己摸索,也可能学会游泳,说不定游了一辈子的泳只能是在“狗刨”。古人的帖子就是教材教范、考核大纲,想考985、211,不按照教材大纲来,能考上吗?(2)临帖是伴随书法学习者终身的必修课。一定程度上,书法人临帖的能力,就能够反映出书法的造诣和修为。有的朋友把临帖只当成是一块入门砖,临了一段时间,有了一些基础,就以为是大功告成了。事实并非如此,书法学习其实就是读帖+临帖+创作,所有的理论都来源于书法作品和书法实践,技法、要诀、审美都是后人对前人帖作的主观认识和理论阐述,而这一切无不闪烁在原著之中。因此,法帖是信息量最大、涵盖内容最广的学习材料,原滋原味的读悟临摹,无疑是最正确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值得终身学习锤炼。抱庸妄谈。

似与不似之间最好!

中顾网律师    3ask.cn

标签: 书法   学习